经穴名。代号DU10。出《素问·气府论》王冰注。别名肺底。属督脉。位于背部,第六、七胸椎棘突之间。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六肋间动脉后支。主治咳嗽,气喘,项强,背痛,痈疽,疔疮;以及胆道蛔虫症,
隋、唐时期所设的尚药局中一种官职的名称,共4名,官阶六品。专管调和宫庭药物之事,后其职位又降至从六品、正七品。
病名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高梁之变,足生大丁。”古无疔字,丁通疔,泛指外科证情较重之多种疮疡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二:“大抵如豆、如臼、如箔金、如茱萸、如石榴籽或发疹搔破而青黄赤色汁出,或衣服触着而疼痛
凛冽的寒水。《素问·刺法论》:“寒行于上,凛水化布天。”
天赋的度数,即指生命过程中生长、盛壮、衰老的自然过程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人年老而无子,材力尽邪?将天数然也?”
见《兰室秘藏·阴痿阴汗门》。即固真汤,见该条。
见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七集。即结毒溃烂的更严重者。详杨梅疮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即刀豆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即鳢鱼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碎米柴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