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秋燥伤肺的咳嗽。五嗽之一,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九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二:“燥嗽。秋燥嗽渴,气促,宜甘润,玉竹、沙参、麦冬、梨、蜜、杏仁、蔗汁之属,或复脉汤去姜、桂。”参见五嗽、伤燥咳嗽条。
病证名。癖疾之一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九十一。指食滞不化,积聚成癖,潜匿于右胁间者。其癖按之若无物,有时而痛,如觉有物,外症寒热如疟,多惊叫。宜以消食化癖为治。参见乳癖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凉粉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即蜘蛛香,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穿山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赤水玄珠》卷三:“感寒咽闭不能咽。”即喉闭。详该条。
出《灵苑方》。即桦木皮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五邪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水苦荬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五十一。即赤白游风色赤者。即胎热丹毒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