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即玉梁骨伤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痨瘵病的咳嗽。传作传染解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传症痨咳,即干咳、劳咳久者。”参见干咳、劳咳、痨瘵咳嗽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苍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足部踝骨以下各骨的统称。包括跗骨、跖骨、趾骨。详各条。
即蛔虫,详该条。
①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苹之别名,②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。③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珍珠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地牯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爬山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即辛、酸、甘、苦、咸。药物以味不同,作用便不相同。辛味能散能行,酸味能收能涩,甘味能补能缓,苦味能泻能燥,咸味能软坚润下。近人认为药物味的不同,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。如辛味的多含挥发油,酸味的多含有
扩展、流溢或蔓延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身热骨痛,而为浸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