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妇人血膈

妇人血膈

病证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七。简称血膈。指血气阻膈中焦而致之经闭。多因长期忧思郁怒,肝伤气郁血滞,瘀血内结,胃脘阻膈,胃失和降所致。症见胸膈疼痛如锥刺,食入而复吐出,甚则水饮难下。上则呕吐如赤豆汁或紫血;下则经闭,大便干黑,坚如羊粪等。治疗初起宜舒肝解郁。方用启膈散(沙参、丹参茯苓贝母郁金砂仁荷蒂米糠)。日久血结,宜活血祛瘀。方用通幽汤升麻(生地、熟地桃仁红花当归甘草,另加郁金);并用五汁安中饮(韭菜汁、牛乳、生姜汁、梨汁、藕汁)以润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转舌丸

    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六方。大黄(酒浸)二两,芒硝、石菖蒲、连翘、远志、黄芩各一两,栀子八钱,薄荷七钱,甘草六钱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朱砂为衣,每服三十至四十丸,薄荷煎汤化服。治类中风,舌强不语,神识

  • 妊娠外感纯赤舌

    孕妇纯赤舌。多见于温热病素体阴血不足者,治宜养阴清热以安胎(见《伤寒舌鑑》)。

  •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

   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。

  • 贴骨伞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兔儿伞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痄腮

    病证名。小儿常见的急性传染病。见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又名炸腮、含腮疮、蛤蟆瘟。临床以发病急,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其特征,或伴有恶寒发热,轻度全身不适及咀嚼不便等症。一年四季都可发生,以冬春两季为多见

  • 怪脉

    生命垂危时所出现的特殊脉象。详七怪脉、十怪脉条。

  • 椎顶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即崇骨。见该条。

  • 胫阴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黄鳅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众痹

    病名。因风寒湿邪侵入皮肤、经络所致。症见痹痛左右相移,随发随止,歇而复起。《灵枢·周痹》:“愿闻众痹。……此各在其处,更发更止,更居更起,以右应左,以左应右,非能周也,更发更休也。”众痹以痛处左右相移

  • 盘肛痈

    病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肛门四周红肿作痛……每易成漏,有数处溃开者盘肛痈。”治疗参见肛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