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子户肿胀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话丛存

    医话著作。丁福保编,刊于1910年。本书汇辑作者历年所集之医话、医学史料。包括外国传教士在华行医事迹、近代早期医学考试、近代第一位西医黄宽事迹、北里柴三郎信函等,均为研究近代医史之珍贵资料。

  • 药性入门

   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
  • 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。痢疾的简称。《痢症三字诀》:“古名肠澼,又曰滞下,今名曰痢,以其下利而不爽也。”详痢疾条。

  • 甘麦大枣汤

    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甘草小麦大枣汤,见该条。

  • 鼻梁

    解剖部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鼻柱。详该条。

  • 风痹

    病名。见《灵枢·寿天刚柔》。又名行痹、筋痹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。其风气胜者为行痹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风痹者,游行上下,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,聚于关节,筋脉弛纵而不收。”《

  • 腐根

    肾疳五证之一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详牙疳条。

  • 阳和丸

    即阳和汤作蜜丸,治证同。见阳和汤条。

  • 虚经

    气血虚的络脉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不足则视其虚经。”

  • 息肉痔

    病名。见上海中医学院编《中医外科学讲义》,多因湿热下迫大肠,经络阻滞,瘀血浊气凝聚而成。症为肛内生息肉,多少不等,便时突出于肛外,时有鲜血、粘液随粪便排出,无痛,儿童多见。宜结扎或手术疗法,即直肠息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