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寒嗽

寒嗽

病名。①指感受寒邪所致的咳嗽。《证治要诀》卷六:“感寒而嗽者,恶风无汗,或身体发热,或鼻流清涕,宜杏子汤。”《医说·咳嗽》:“寒嗽,痰薄,宜服热药,……以理中汤加五味子治寒嗽。”②指冬月嗽而发寒热的疾患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卷下:“冬月嗽而发寒热,谓之寒嗽,小青龙加杏仁服之。”③指脾肺受寒所致的咳嗽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寒嗽,脾肺皆受寒邪也。其脉弦微,必兼面白口甘,水反侮土,寡于畏也,腹中大寒,痰白作泡,口甘涎沫者,胃寒不和,必以辛甘热去之。宜紫苏饮子半夏温肺汤。”④指饮酒后嗽减而痰涎青白的疾患,见《赤水玄珠》卷七。参见咳嗽、冷嗽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奇经八脉

    指十二经脉以外的八条经脉。奇经,是相对十二正经而言,即督脉、任脉、冲脉、带脉、阳蹻脉、阴蹻脉、阳维脉和阴维脉。奇经八脉的内容,最早散见于《黄帝内经》,集于《难经·二十七难》,并详载它们的分布路线和病候

  • 夹风伤寒

    病证名。《活幼心书·决证诗赋》:“孩子伤寒又夹风,目多泪泪脸腮红。太阳冷汗微生喘,口水如涎滴满胸。”治宜香苏饮,加桂枝,疏风散寒。

  • 人参归脾丸

    即归脾丸,见该条。

  • 牙槽

    即牙床。详该条。

  • 弄舌喉风

    病名。指患喉风并以手弄舌者,故名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弄舌喉风心脾经,实火外寒凝滞成,舌出搅动因胀闷,咽喉作痛更兼疼。”治宜以三棱针刺少商穴出血。口中含化蟾酥丸。或内服清咽利膈汤。

  • 省头草

    ①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罗勒之别名。②出《唐瑶经验方》。为佩兰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③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辟汗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长生果

    出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落花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双头痔

    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。症见肛周皮赘下垂,自觉搔痒。宜驱风止痒,可服秦艽羌活汤,或手术治疗。即赘皮外痔。

  • 足少阳标本

    十二经标本之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足少阳之本,在窍阴之间;标在窗笼之前。窗笼者,耳也。”窍阴之间,约当于窍阴、侠溪之处;窗笼之前,约当听宫、听会之间。

  • 心火内焚

    同心火内炽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