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典·一部》1977年版。又名香风茶、岩马桑、毛山茶。为蜡梅科植物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.的叶。分布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等地。辛,凉。解表祛
见督脊穴。
齿龈红肿如瓣状。常伴有齿龈出血、疼痛或溃烂,口腔有秽臭气味。为热毒内攻、胃火炽盛之证(见叶天士《外感温热篇》)。
证名。中风病常见症之一。一作半身不随,又名偏枯、偏风。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:“夫风之为病,当半身不遂。”《类证治裁·中风》:“半身不遂,因气血不至,故痛痒不知。经曰:营虚则不仁,卫虚则不用
出《素问·刺热篇》。指上焦心肺之热。《素问识》卷四:“胸中膈上,乃心肺之宫城,主胸中热者,写肺热也;膈中热者,写心热也。不曰心肺,而曰胸中、膈中者,意言热在气分,而不干于藏真也。”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亚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康维恂《眼科菁华录》:“睥眦气轮,初如椒疮榴子,或圆或长,状如红豆,此因从内而生,非同瘀积于外易消之比。”即火疳,详该条。
即六腑,详该条。
①六郁之一,一称火郁。因情志不舒,肝气郁结而化热。主症有头痛、口干苦、情绪急躁、胸闷胁胀、嘈杂吞酸、大便秘结、小便短赤,或目赤耳鸣,舌红苔黄,脉弦数等。②亦作热遏。指热邪阻遏于内不能透泄。主要表现为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