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两点论运用于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。详阴阳条。
病名。《医贯》卷五:“耳脓即停耳。”系指耳内流脓。详聤耳条。
①病因之一。即热邪。详该条。②证候之一。指外邪引起的发热。
病名。又名大头瘟、虾蟆瘟。《医学正传·瘟疫》:“大头天行病,从颐颔肿热者者,又名鸬瘟。”《赤水玄珠·疫门》:“头面肿,俗名鸬鹚瘟、虾蟆瘟。”《证治汇补·咽喉章》:“有司天运气过亢,其年乡村染患相似者,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听会,见该条。
指身体,与精神相对而言。
又称肝肾亏损。指肝阴和肾阴俱虚的病变。肝阴和肾阴互相滋生,肾阴不足可以导致肝阴不足,肝阴不足,也会使肾阴亏损,临床所见多具有阴虚内热的病变特点。症见眩晕、头胀、视物不明、耳鸣、咽干口燥、五心烦热、遗精
舌苔黄,舌体浮而肿大。《辨舌指南》:“黄腻满布者,由湿热郁而化毒,宜清湿火化毒;白腻黄腻者,痰浊相搏上溢为胀也,宜蠲痰化浊;舌黄胀大满口者,乃胃府湿热蕴结不消也。”
见清·叶其蓁《女科指掌·调经门》。即经行后期,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伤寒》帙三。即栀子仁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