寸
①寸口脉的简称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气口成寸,以决死生。”②寸关尺的寸部。③同身寸。详该条。
①寸口脉的简称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气口成寸,以决死生。”②寸关尺的寸部。③同身寸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腹胀满脐结痛,坚不能食,灸中守百壮,穴在脐上一寸,一名水分。”后《类经图翼》等书列作水分穴之别名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证治要诀·脚气》。即足心痛。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手足自觉麻木不适感。见《寿世保元》卷五。又名手足麻木。多因四末气血不充,荣卫不通,或兼寒湿、痰血凝滞经络所致。《古今医案按·麻木》:“麻木多在于手足者,以四末道远气馁,则卫行迟而难到也,故麻不
胸骨下端剑突周围部位。古称剑突为心坎骨(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一)。
足太阴的经筋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太阴之筋,起于大指之端内侧,上结于内踝。其直者,络于膝内辅骨,上循阴股,结于髀,聚于阴器,上腹结于齐(脐),循腹里,结于肋,散于胸中。其内者著于脊。”
经穴名。代号LI2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冲阳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手、足阳明之会。位于鼻唇沟内,横平鼻翼外缘中点处,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;并有面动、静脉及眶下动脉分支通过。主治鼻塞,鼻衄,鼻渊
人体部位名。指腓肠肌部,俗称小腿肚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脾足太阴之脉……上踹内。”
病名。多由脾胃三焦蕴热而成。症见上腭生疮如黄粟,疼痛,口中腥臭;或见畏寒发热。治宜泻火解毒。可选用凉膈散、清胃散等加减,外吹冰硼散。参见上腭痈条。
治则之一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王冰注:“土郁夺之,谓下无壅滞也。”上郁,指中焦脾胃湿邪郁阻;夺,指祛除。如湿热郁阻,腹痛腹胀,大便稀粘而臭,舌苔黄腻,用苦寒燥湿法。又如寒湿郁于中焦,胸闷,恶心,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胃友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