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汤头钱数抉微条。
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杏仁、桑叶、牡丹皮、连翘、甘草、天花粉、浙贝母、石膏、牛蒡子。水煎,兑橄榄汁半酒盅服。治疫蒸气分,咽喉红肿,上有细碎白点,身热有汗,口渴唇燥,心烦脉数;或秋燥熏蒸,致咽喉燥痛者。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四。即目眶岁久赤烂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由阴跷脉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目中赤痛,从内眦始,取之阴跷。”《难经·二十九经》:“阴跷为病,阳缓而阴急。”《奇经八脉考》:“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,阴跷也,动苦癫癎,寒热,皮肤淫
即耳廓。详该条。
即承气养营汤,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天枢,见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黄带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查万合条。
①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芥子之别名。②出《孙天仁集效方》。即芥子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