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亟斋居士《保生篇》。即倒产。详该条。
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三。即越鞠丸,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背俞二穴。”王冰注:“大杼穴也。”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脾气衰弱不能升清的病机。多因脾阳虚,中气不足所致。症见面色不华、眩晕、易汗、短气、食少、倦怠、腹胀、便溏或见眼花、视蒙、耳聋、食不知味,舌淡嫩,苔白,脉虚缓等。若因湿浊食滞以致脾气不升,则见头重如蒙
①古代对包括医生在内的各种具有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问其病,知其处,命曰工。”②医生的神、圣、工、巧四级之一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即榕须,详该条。
指阳乘阴的脉象。出现于内关外格的病证。其病内热而大小便闭,外寒而手足厥冷。《难经·三难》:“脉有太过有不及,有阴阳相乘……关以后者,阴之动也,脉当见一寸而沉;过者法曰太过,减者法曰不及。遂入尺为覆,为
见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照山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3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