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有舌苔突然剥脱的舌象。即光剥舌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芋梗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耳廓。详该条。
见痧法备旨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即蟹睛,离睛。详蟹睛条。
【介绍】:见耶律倍条。
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字嗣立,泉州(今福建泉州)人。本以儒学传家,官至大理评事。以医著名,尤精于外科。尝留意医方,对社会上一般士大夫收秘方而不传的陋习深为不满,于是广集医方并亲自试用,
【介绍】:见刘瑾条。
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考》。即经来出白虫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某些瘙痒性皮肤病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六。由肝经血热,脾经湿热,肺经风热交感而成。本病遍体可生,初起形如粟米,瘙痒无度,日轻夜重,抓破则流脂水,浸淫成片;病久风邪郁于肌肤,则耗血生火,瘙痒倍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