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少林寺

少林寺

中国著名的寺院。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北麓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(公元495年)始建,隋文帝时(公元589~604年间)改名陟岵寺。唐改复原名。据清乾隆所修《一统志》称,印度迦佛佗禅师于隋时来中国,隋朝皇帝于嵩山为其建少林寺。后该僧弟子昙云等,辅佐唐太宗战胜王世充,立了卓越战功。此后寺僧经常练习武术,自成流派,成为国内有名的少林派拳术。这种拳术是与气功相结合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玉堂

    ①经穴名。代号:RN18。出《难经·三十一难》。别名玉英。属任脉。位于胸正中线,平第三肋间隙。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、静脉的前穿支。主治咳嗽,气喘,胸痛,呕吐,以及心绞痛等。沿皮刺0.3~0

  • 栝蒌薤白半夏汤

    《金匮要略》方。栝蒌实一枚,薤白三两,半夏半斤,白酒一斗。水煎,分四次服,日三次。治胸痹,不得卧,心痛彻背者。

  • 诱导功

    气功功法。借助于练功者自身或他人语言、意念、声音、温度、幻景等,诱使练功者全身放松,呼吸悠畅细缓,或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的方法。其功法主要有放松诱导、呼吸诱导、意念诱导、治病诱导等,临床多用于治疗心理疾病

  • 天癸水至

    即月经初潮的别名。《寿世保元》卷七:“室女十四岁,经脉初动,名曰天癸水至。”

  • 伤寒抉疑

    书名。清·程云来问,喻嘉言答(此即《尚论后篇·答问篇》)。1768年程氏提出有关伤寒发病、病理、临床辨证和治疗等多方面的疑问共16问,喻氏一一予以答辨。28年后,复由徐彬传录刊行,题名《伤寒抉疑》。

  • 夺汗者无血

    出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。参见夺血者无汗条。

  • 肠澼

    古病名。出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。①指痢疾。“澼”指垢腻粘滑似涕似脓的液体,因自肠排出,故称肠澼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四:“痢疾一证,即《内经》之肠澼也。”②指便血。《古今医鉴》卷八:“夫肠澼者,大便下血

  • 脚心毒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莱阳参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北沙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细脉

    脉象之一。脉细直而软,状如丝线,稍显于微脉。主气血两虚,诸虚劳损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细则气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