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包括产后四肢虚肿,产后水肿气、血、水三者均可导致浮肿。若素多抑郁,气机失畅,产后气血不和,有碍气机升降,可致气滞肿胀。症见肢体浮肿,皮色不变,压痕随手而起,兼见胸闷胁胀,饮食减少。治宜理气、行滞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面部门》卷二十四。即杏仁煎第一方,见杏仁煎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不灰木,详该条。
即四气街。《灵枢·动输》:“四街者,气之径路也。”见气街条。
又名顑。面颊的下部。
《医学发明》卷三方。乳香、没药、桑白皮、黑豆、栗子各一两,补骨脂(炒香)二两。为细末,每服半两,醋煎去渣,入麝香少许,温服。治跌打损伤,疼痛不可忍,及腹中疼痛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。参胁痛里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冬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刺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相当于枕后位。阎纯玺《增补绘图胎产心法》:“胀后产。乃儿头后骨偏柱产母谷道。不得下者。”参见偏产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