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跗阳条。
见继志堂医案条。
舌中根部白厚滑苔,舌质边尖淡红,为有寒湿表现,表里证均可见。若伤寒邪在太阳,恶寒、发热、头痛、身痛、无汗、口不干、舌不燥、胸闷等症,见此苔者,为风寒夹湿表证,治宜解表化湿。若杂病里证见此苔者,为中焦脾
明代官名。为生药库之最高官职,主管该库事务。参见生药库条。
病名。五脏虚损之一。又称损肺。《慎斋遗书·虚损》:“虚损一证,或从上而损下,如金衰卫弱而多外感之来,则气伤而肺损。”《难经·十四难》:“一损损于皮毛,皮聚而毛落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虚损劳瘵源流》:“损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履条。
即肌腠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陷脉为痿,留连肉腠。”详肌腠条。
见本草乘雅半偈条。
见《本草崇原》。即虻虫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