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鬼穴之一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百邪所病者,针有十三穴……第三针足大指爪甲下,名鬼垒。”《针灸大成》指为隐白穴。今从。
《杨氏家藏方》卷十一方。胆矾、雄黄各二钱,麝香、龙骨各一钱。为细末,每用一字,以鹅毛蘸药扫患处,日一至二次;若小儿走马疳,唇蚀烂者,先泡青盐汤洗净,后用新绵拭干掺药。治牙齿动摇,龈宣露,骨槽风毒,宣蚀
【介绍】:见徐嗣伯条。
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十八。即白癜风,详该条。
位于外耳道以外的全部耳壳的统称。由软骨及皮肤构成。又名耳壳。参见耳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乳结核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肝火郁热所致的胃脘痛。见《类证治裁·胃脘痛》。《医醇賸义》卷四:“肝为将军之官,其体阴,其用阳,故为刚脏。一有郁结,气火俱升,上犯胃经,痛连胁肋,加味左金丸主之。”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时作时
五度之一。出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等篇。即度量人的形体肥瘦、大小、体质强弱,作为辨证治疗的参考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把肥壮之人,区别为脂、膏、肉三种类型,并指出各型生理上的差别、气血多少、体质强弱、形态特征
【生卒】:1596~1672【介绍】:明末清初医家。名笠,僧名独立、性易,号天外一门人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博学多识,于诗文、翰墨、篆刻、医学无不精通。明亡后寓嘉兴濮院镇行医,乡居九年后去日本,剃度
病名。又名乳癖。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乳岩门主论:“胡公弼曰:乳岩乃性情多多疑忌……,以致厥阴之气不行,阳明之血腾沸,孔窍不通结成坚核,形如棋子,或五、七年不发,有十余年不发者……,或因大怒触动,一发起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