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氏医书七种
见张氏医通条。
见张氏医通条。
唐代医官职称,设于太医署、尚药局中,各4名。
即豨莶丸。见该条。
肌肉的纹理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分之间,谿谷之会。”
证名。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亦作失气。或谓失为“矢”之误。参见转矢气、失气条。
见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三。即黄连消毒散,见该条。
前胸部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热争则喘咳,痛走胸膺背,不得太息。”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锡叶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阴阳相乘脉象。浮滑洪数一类的阳脉,出现在属阴的尺部,称阳乘阴。《难经·二十难》:“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,为阳乘阴也。”
骨名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解剖学同名骨。位于足后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腹结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