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御米壳

御米壳

出《医学启源》。为***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杯倒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羊踯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破棺散

    《古今医鉴》卷二方。天南星五分,冰片少许。共研细末,于病人牙齿间频频擦之令热。治中风牙关紧急,难以下药。

  • 郭稽中

    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初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曾任医学教授。以善长治疗产科闻名,用药常有奇效。曾将《产论》一书共二十一篇补辑家藏和个人验方于各论之后,编成《妇人产育保庆集》1卷,已佚。

  • 黄省三

    【生卒】:1881~1964【介绍】:名思省。广东番禺人。父紫轩系乡村医生。承家学,十九岁即悬壶乡间。1924年至香港执业,因迭起疑难杂证而名闻省港。1955年返广州,历任中山医学院教授、广州中医学院

  • 足太阴之正

    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太阴经别。详该条。

  • 汪祝尧

    【生卒】:十九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画山。浙江钱塘人。为倡用民间外治法的医家吴师机的堂妹夫,曾协助吴师机用薄贴法为人治病。撰有《外科易知》一书,未见刊行。

  • 徘徊花

    见《群芳谱》。为玫瑰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肠热结

    指邪热结于大肠而引起的病变。症见便秘或热结旁流,泻下黄臭粪水,腹痛拒按,舌苔黄燥。治宜苦寒攻下。

  • 切脉

    诊查脉象的方法。又称脉诊、诊脉、按脉、持脉。是我国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。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,人迎、寸口、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。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,并从脉的位置、次数、性状、形势等,分为多种。前

  • 小腹痈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,又名小腹疽、少腹疽、丹毒痈。为生于腹部脐下气海、关元穴附近的腹皮痈。若高肿红活,疼痛牵背,易溃脓稠者易治;若漫肿坚硬,难溃,溃则脓稀者难治。初起可用艾灸患处七壮,内服仙方活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