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微针

微针

古针具名。指毫针等纤微细小的针具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欲以微针通其经脉,调其血气,营其逆顺出入之会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黄解毒汤

    ①《妇科玉尺》卷二方。大黄、黄连、黄柏、黄芩、焦栀子各等分。水煎服。治妊娠伤寒五、六日后,表邪悉去,但烦躁发热大渴,小便赤,大便秘,或利下赤水,六脉沉实,邪在里者。若得沉弦有力之肝脉,内症烦满消渴,倍

  • 去蛇形

   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
  • 海椒梗

    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辣椒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鬼堂

    十三鬼穴之一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百邪所病者,针有十三穴……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,名鬼堂。”所指即上星穴。又《千金翼方》作尺泽穴别名。

  • 京万红烫伤药膏

    研制方。见《新编中成药手册》。穿山甲、地榆、当归、白芷、紫草、乳香、没药、血竭、栀子、大黄、冰片。油膏剂,外用适量,涂敷患处。功能止痛消肿,生肌解毒。治烧伤烫伤,红肿起疱,疮面溃烂、化脓等。

  • 和法

    ①八法之一,一名和解法。是针对外感病,邪既不在表,又不在里,而在半表里之间,不能使用汗、下等法时,用以和解的治法。《伤寒论》的小柴胡汤,治温疫的达原饮,治温病似疟的蒿芩清胆汤等,都是这一法则的例方。对

  • 子死产门难产

    病名。《傅青主女科》:“妇人有生产三、四日,儿已到产门,交骨不开,儿不得下。子死而母未亡者,服开骨之药不验,当有死亡之危。……治但救其母,而不必顾其子矣。然死子在产门,塞其下口,有致母死之患。宜用推送

  • 乌连汤

    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五方。黄连、炮乌头(去皮尖)各等分。为粗末,每服二钱,水煎,空腹服。治脉痔,下血不止。若热加黄连,冷加乌头。

  • 中膂俞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29。亦称中膂内俞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名中膂。《千金要方》作中俞。别名脊内俞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骶部,平第三骶后孔,距骶正中线1.5寸处。布有第三、四骶神经后支的外

  • 野兰靛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红紫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