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江西中药》。为败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撰有《广黄帝本行记》,已佚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碧桃干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王有忠撰于1906年。本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,参照西医解剖图,着重阐述脏腑结构及功能。列有各脏分合图、十二经穴位,并论及各脏腑病理治法及备用诸方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二:“喉痛……其患虽肿而咽门半塞半开;其病虽凶而喉道又宽又肿,此皆标准,虽重无妨……。”即咽喉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谦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有《圣济经解义》10卷,已佚。
病名。指痢疾之传染性强而病情危重者。见宋《史载之指南方》。亦称“疫痢”、“时疫痢”。《肘后备急方·治伤寒时气温病方》已有“天行毒病,挟热腹痛,下痢,升麻、甘草、黄连、当归、芍药、桂心、黄柏各半两,以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