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惊风四证

惊风四证

急惊风的四种症候,出《古今医鉴》。即惊、风、痰、热。惊,指昏詀惊叫,恐惧不安;风,指牙关紧闭,口角牵引,窜视搐搦,项背反张;痰,指痰涎壅盛,满口痰沫,或痰鸣如锯;热,指高热詀妄,唇颊焮红,二便秘涩,烦渴饮冷。其形成的病理,与肝、脾、心、肺有关。《东医宝鉴》:“其肝主风,其脾主痰,其肺作热,其心发惊。四证相临,重者先发。”惊宜凉心镇惊,用牛黄清心丸;风宜熄风镇痉,用至宝丹;痰宜涤痰攻下,用利痰丸(《幼科全书》:牛胆南星枳壳陈皮大黄、牵牛);热宜清热泻火,用凉膈散。同时可针刺合谷曲池昆仑承山十宣等穴。但惊、风、热、痰四证,多相互并见,不能截然分开,因而应根据具体病情,辨证施治

猜你喜欢

  • 背胛中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肘后备急方》:“狂走欲斫刺人,或欲自杀,骂詈不息,称鬼语者,灸两口吻头赤肉际各一壮;又灸两肘屈中五壮,又灸背胛中间三壮,三日报灸三。”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将后者列作奇穴,定位在肩胛骨冈下

  • 枣针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棘针,详该条。

  • 合阳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系生于腘窝下方合阳穴处之疽。多因湿热邪毒蕴结所致。治宜解表托里除湿清热,内服羌活汤;如已成脓则切开引流,按溃疡治疗。余参见痈、疽各条。

  • 玉顶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百会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橘筋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即橘络,详该条。

  • 陈尧道

    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素中。陕西三原人。撰有《伤寒辨证》(1678刊刻)、《痘疹辨证》(1678刊)等书。

  • 假名安骥集

    见司牧安骥集条。

  • 卒喉痹

    病证名。指中风失语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六下:“凡卒喉痹,不得语,服小续命汤,加杏仁一两。”

  • 神门脉

    三部九候诊法诊脉部位之一。手少阴心经神门穴处动脉。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动脉处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神门绝,死不治。”

  • 巨针

    针具名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偏枯,身偏不用而痛,言不变,志不乱,病在分腠之间,巨针取之。”现代巨针多用不锈钢制造,形与毫针相似,针身较粗而长。用于治疗偏瘫,小儿麻痹后遗症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