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惊骇不安,躁动不宁之证。详惊、躁条。
证名。见《温疫论》上卷。指服药后出现烦闷及头、身发痒等症。《伤寒绪论》烦热:“凡服药后,烦闷不安,头面发际遍身发痒者,谓之药烦,此胃虚不能胜药力也。与热姜汤徐徐呷之。药中宜加生姜以行胃气自安。”本证可
病名。出《疡科准绳》卷四。即生于右臀下摺纹中之外痈。参见外痈条。
病证名。《证治汇补》卷一:“不恶寒但恶热而渐厥者,为膀胱中暍证。……中暍宜泻火益元。”参见暑病、中暑条。
前胸部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热争则喘咳,痛走胸膺背,不得太息。”
病名。①指咳则心痛、咽梗或肿者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心咳之状,咳则心痛,喉中介介如梗状,甚则咽肿喉痹。”治用桔梗汤;心经火郁者,用导赤各半汤、凉膈散去硝黄加黄连、竹叶;风温袭肺,引动心包火逆者,用心咳汤
见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胡芦巴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。为红旱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覆盆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黄体端《女科秘方》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