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,见《幼科释谜》。结核多见于颈部,亦可见于腋部或腹股沟,局部红热疼痛,并可伴见发热恶寒。常见于头面生疮、目赤咽痛、齿龈肿痛、耳或其它疮疹余毒等症。治疗宜清热疏风,解毒散结,宜四顺清凉饮、五味消毒
【介绍】:见石震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青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红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草血竭之别名,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10卷。清·朱钥撰。刊于1739年。全书药物分为诸水、诸火、诸土、诸金、诸石、卤石、山草、芳草、隰草、毒草、蔓草、水草、石草、苔草、诸米、诸菜、诸果、水果、诸味、香木、乔木、灌木、寓木、苞
见痧法备旨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小金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灵枢·肠胃》。消化道的一部分。有小肠、大肠之分。参见各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