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承淡安

承淡安

【生卒】:1899~1957

【介绍】:

针灸学家。原名澹。江苏江阴人。世业医。幼随父乃盈学,后又师从瞿简庄,通内、外各科,尤以针灸见长,深得病家信赖。1930年他于无锡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,并设通函研究科,予以指导。1933年赴日本考察,回国后创办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及针灸疗养院于无锡,并刊行《针灸杂志》。1937年学校毁于日寇战火。1938年承氏再创中国针灸讲习所及针灸函授学校于成都,还兼任成都国医学校教授。1951年恢复针灸学研究社于苏州。历任江苏省中医学校校长、中华医学会副会长、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、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。精通内、儿科,尤擅针灸,以针灸学术鸣世。从事医疗、教学工作之外,对整理研究针灸学文献颇多贡献。主要针灸著作有《中国针灸治疗学》、《经穴图解》、《校注十四经发挥》、《中国针灸学》、《针灸精华》,并译述日本医学著作《针灸真髓》、《经络之研究》等,对普及和促进针灸学的发展和培育中医人才,作出了贡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鸠尾骨

    骨名。又名蔽心骨、、心坎骨、护心软骨。即胸骨剑突。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》:“鸠尾者,即蔽心骨也。其质系脆骨,在胸骨之下岐骨之间。”

  • 麻疹舌苔

    麻疹舌苔主要辨黄、白、黑三种。白苔为肺热,黄苔为脾胃热,宜用清热解毒或随证施治。若黑而湿润,为热在血分,黑而干燥苔,为热在气分,宜分别选用清热解毒凉血,或清气分实热之剂治之(见《麻科活人全书》)。

  • 泻肝

    清法之一。亦称泻肝火、清肝泻火。用苦寒药物清泄肝火的方法。用于肝火上升,症见头痛眩晕、耳鸣耳聋、面红目赤、口干苦、胁痛、呕吐黄苦水、甚则吐血、急躁易怒、大便秘结、苔黄、脉弦数等。常用方如龙胆泻肝汤。

  • 关陵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膝阳关,见该条。

  • 退妊

    见根心堂主人《坤道指南》。即打胎。《坤道指南》载退妊方:五味子、三棱、莪术、归尾、葶苈各等分,人参少许,为末,水调服。

  • 魏桂岩

    【介绍】:见魏直条。

  • 马延之

    【生卒】:生平不详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有《马氏录验方》一卷。

  • 肥人白带多痰

    病证名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一:“肥人气虚生痰,多下白带。宜服柴术六君汤(六君加苍术、柴胡、升麻、生姜),兼苍附导痰丸(苍术、香附、枳壳、陈皮、茯苓、甘草、胆南星,右为末,姜汁和神曲为丸,柴术六君汤送下

  • 本草乘雅

    见本草乘雅半偈条。

  • 黑靥疔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其患多生于耳窍、胸腹腰肾偏僻软肉之间。初生黑斑紫疮,毒串皮肤,渐攻肌肉,顽硬如疔,痛彻骨髓。重则手足青紫,惊悸沉困,软陷孔深,目睛透露,此属肾经毒火而成。治同疔疮。不宜下,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