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政卿
【介绍】:
见施发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施发条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红色舌,中央有焦黑苔,主里热实证,尤以脾胃为甚。多因瘟毒内结,急用苦寒攻下泄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病证名。小儿常见的急性传染病。见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又名炸腮、含腮疮、蛤蟆瘟。临床以发病急,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其特征,或伴有恶寒发热,轻度全身不适及咀嚼不便等症。一年四季都可发生,以冬春两季为多见
化痰法之一。适宜于风、痰相兼的病理。常见有:①风邪外束,肺气不利,以致气壅痰升。出现头目昏痛,咳嗽多痰,脉浮缓等症。治宜祛风化痰止嗽。②内风(肝风)挟痰,由于湿浊不化,凝而为痰;或火热内炽,炼液为痰。
病名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又名石瘤。多因怒动肝火,血躁筋挛或久立负重而致。瘤体坚而色紫,青筋盘曲,甚者筋结如蚯蚓。治宜清肝、养血、舒筋。服清肝芦荟丸。亦可手术或放射治疗。即浅表静脉瘤、静脉曲张。
病名。①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②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①形器,即形体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器者,生化之宇。”王冰注:“包藏生气者,皆为生化之器。”气机的升降出入,皆依附于形体而进行,故又称“升降出入,无器不有。”②器皿,特指人体中贮盛饮食水谷及待排泄
出《灵枢·五味论》:“咸入于胃,其气上走中焦,注于脉,则血气走之,血与咸相得则凝,凝则胃中汁注之,注之则胃中竭,竭则咽路焦,故舌本干而善渴。”系指由咽至胃之通道,即食管。
指冲脉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冲脉者,经脉之海也。”参见冲脉条。
书名。①成都中医学院主编。本书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。书中以中医学的病名和理论,对妇科学作了概括性的介绍。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。②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编。本书总论部分简要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