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日月

日月

经穴名。代号GB24。出《脉经》。别名神光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胆之募穴足太阴少阳之会。位于乳头直下,当第七肋间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另说“在期门下五分”(《千金要方》);“在期门旁一寸五分,直下五分(《循经考穴编》);“在期门直下八分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和第七肋间动、静脉。主治胁肋痛,呕吐吞酸呃逆黄疸,胃痛,腹胀;以及胆囊炎,肝脏疾患等。斜刺0.3~0.5寸,不宜深刺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5分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顾晓澜

    【介绍】:见顾金寿条。

  • 疫疠皰疮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。即痘疮。详该条。

  • 重言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忧恚无言篇》。又名口吃、謇吃。多由话语重复,期期艾艾而不能畅出,久成习惯,或出言过速所致。古人认为本症的发生与会厌厚大,开阖不利有关。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·忧恚无言》:“会厌者为开为阖,

  • 肝实热

    肝热盛之实证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左手关上脉阴实者,足厥阴经也。病苦心下坚满,常两胁痛,息忿忿如怒状,名曰肝实热也。”治宜清泄肝热结合疏肝解郁。

  • 宣明论方

    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条。

  • 吐嗽

    病证名。指咳嗽吐痰与食俱出者。多因饮食失节,肝气不利,而肺有客邪所致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吐嗽,有嗽吐痰与食俱出者,此饮食失节,致肝气不利,而肺又有客邪,肝浊道,肺清道,清浊相干,故嗽饮食俱吐出。二陈

  • 滋阴润燥

    即养阴润燥。详该条。

  • 眉骨痛

    证名。又名眉眶痛。为多种疾病常见之证候。①“眉骨者,目系之所过,上抵于脑,为目属于脑也”(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)。故诸阳经病或风热毒邪上攻下注于目睛者,遂从目系过眉骨,与眉骨相并而痛。若系心肝壅热或风热

  • 野黄豆

    见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为老鼠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雀啄法

    见提插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