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骨之一。即鎚骨。左右耳各一,在鼓室内腔上部,其形似鎚,故名。
【介绍】:见高士亿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尚先条。
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》:“咳而上气,喉中水鸡声,射干麻黄汤主气。”指喉间痰鸣声连连不断,好象水鸡(即田鸡)的叫声。参见喉吤条。
见握灵本草条。
烦闷、郁闷、苦闷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少腹冤热。”《素问·疟论》:“少气烦冤。”
【介绍】:南宋人,生平不详。著《胎产经验方》1卷,已佚。
病证名。《温热类编》卷三:“阳暑,即动暑。”详阳暑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又名风疮。古人认为因胎毒而生疮疥,系胎热外达而生。其症初如干癣,后则脓水淋漓,或结靥成片。治法参见胎毒疮疡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睑鞭睛疼。常由“风热痰火,及头风夹攻,血滞于睥所致。”(《张氏医通》卷八)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此症不论有障无障,但两睑紧硬而睛疼,若头痛者,尤急。……轻则内生椒疮,重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