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病证治类方
见类方准绳条。
见类方准绳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。①指阴盛内寒所致的泄泻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四:“洞泄谓食已即泄。……阴盛生内寒,故令人府藏内洞而泄。”《奇效良方·泄泻门》描述洞泄有心腹痛,大肠切痛,肠鸣食不化,手足厥冷
在离正常进食时间较远时服药。治疗脾胃病的药或泻下药可食远服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盘肠生。详该条。
我国历来有不少医生是子承父业,世代相传的。出身于这类医学世家的医生称为世医。
经穴名。代号KI2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作或中,《医学入门》作域中。属足少阴肾经。位于第一肋间隙,距胸正中线2寸处。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及锁骨上神经前支、深层为第一肋间神经;并有第一
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八方。炒使君子十个,甘草(胆汁浸一夜)、芜荑各一分,炮苦楝子(去核)五个。为末,每服一钱,水煎服。治小儿蛔疳,腰痛时作,肚胀青筋,呕吐清沫。
泛指颈项,或专指颈项的前部。参见颈项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玉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死舌名木舌,坚硬不能舒。”即木舌。见该条。
见清·叶其蓁《女科指掌·调经门》。即经行后期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