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渊腋,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温疫论》上卷。指服药后出现烦闷及头、身发痒等症。《伤寒绪论》烦热:“凡服药后,烦闷不安,头面发际遍身发痒者,谓之药烦,此胃虚不能胜药力也。与热姜汤徐徐呷之。药中宜加生姜以行胃气自安。”本证可
见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五册。即守中丸第一方,见守中丸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子容。梁溪(属江苏无锡)人。精于痘科,撰《痘学真传》八卷(1732年)。
推拿方法名。即喉科擒拿法。见擒拿法条。
【介绍】:见孟继孔条。
证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·小便病诸候》,又称漩多,即指尿多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九十六:“肾者主水,膀胱为府,今肾气不足,膀胱有寒,不能约制水液,令津滑气虚,故小便利多。”详小便多条。
病名。指妇人经水不调兼见咽喉肿痛者。《医学心悟》卷四:“经闭喉肿,女人经水不调,壅塞经脉,亦令喉肿。宜用四物汤加牛膝、茺蔚子、香附、桃仁之类,俾经脉流通,其肿自消也。”
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六。即五色丹。见该条。
见《嘉兴府志》。为牛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