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文着重邪中脏腑和病形问题的讨论,故名。内容讨论了邪气中人的部位,有中阴、中阳、中脏、中腑的不同区别。并指出进行诊察时,应色、脉、尺肤三者合参,不可偏执。接着叙述了缓、急、大、小、滑、
指沿经络路线出现的一种感觉传导现象。参见经络感传条。
书名。1卷。唐·侯宁极撰。撰年不详。本书为唐代文人利用药名数百种(现有195种)“尽出新意,考立别名”的文字隐语,如将牵牛称为“假君子”,川乌头称为“昌明童子”之类,可供研究古代药物名称和别名的参考。
出《诗经》。为荩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大成》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甲骨出条。
见《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》。为脱力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茴香根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楮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南越笔记》。即含羞草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BL24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腰部,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;一说:“除脊各寸半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和第二腰动、静脉后支。主治腰痛,月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