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为岩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三。即肛门。
十怪脉之一。又称转丸脉。脉来去捉摸不定,如豆之旋转状。
【介绍】:清代名医。字钟龄,号恒阳子。安微歙县人。少时因多病而刻苦学医,钻研多年,临证经验丰富,名噪于康熙、雍正年间。晚年至天都普陀寺修行,法号普明子。撰有《医学心悟》(1732)一书,认为医学之道自
书名。又名《治疗大全》。2卷。清·过铸撰。刊于1896年。卷上为治疔总论,辨证及50余种疔症;卷下列治疗的方剂和药物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,字养中。东嘉(今四川境内)人。撰《续易简方脉论》1卷。
见《景岳全书》。为熟地黄之简称,详该条。
书名。清·张节撰。刊于1909年。作者以《内经》理论为指导,阐述伤燥的病原、病证、病脉、病忌及病辨,并附列治疗方剂;后一部分介绍与燥气有关的杂病,杂论燥气以及所产生病理、病证的关系,是一部叙述燥气为病
【介绍】:见张华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万病回春》卷四。即瘀血咳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