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蒙筌》。为黄连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①六腑之一。又名净府、水府、玉海、脬、尿胞。位于下腹部,在脏腑中,居于最下处,是水液汇聚之所,有津液之腑、州都之官之称。膀胱主要功能是贮藏水液,经过气化之后排出小便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膀胱者,州
出《诸病原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即王烂疮。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蒴藋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一方。五味子四钱,贝母、栝蒌各五钱,杏仁、苏梗、天门冬各一两,款冬花八钱,葱白七根,川椒每岁一粒。为末,入猪肺中,荷叶包蒸熟,五更作一次食尽,否则留第二日五更再食,同淡烧酒食
①义同沇(yǎn掩)。流动貌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此邪新客,溶溶未有定处也。”②宽缓无力。《难经·二十九难》:“阴阳不能自相维,则怅然失志,溶溶不能自收持。”③畏寒状。《难经·二十九难》:“带之为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鸭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心圣图说要言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秋季感受湿邪而引起水泻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秋月得之,伤湿泻也。其证体重,所下溏粪,谓之濡泻,宜渗湿补脾、利小便,胃苓汤主之。或升麻除湿汤(升麻、柴胡、防风、神曲、泽泻、猪苓、苍术、陈皮、甘草
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五。指瘤体日久破溃化脓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