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伤寒论》。即蜜煎导,见该条。
用行气化瘀、消滞软坚以消除痞积的治法。如胁下肿块、坚实不移(多属肝脾肿大)或小儿疳积等病,均可采用此法。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老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胃苓汤作散剂,治证同。见胃苓汤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雷丸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筋肉惊惕跳动。见《伤寒论·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多因汗多伤阳,血虚津耗,筋脉失养所致。《伤寒明理论》卷三:“其于筋惕肉瞤,非常常有之者,必待发汗过多亡阳,则有之矣。……发汗过多,津液枯少,阳气太虚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凤凰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经闭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即红丝疔,见该条。
骨折固定方法之一。用于有侧方移位的肱骨、股骨干骨折。用两个压垫,相对放于侧方移位骨折的内外凸出点,并于压垫上放好夹板,用绳带紧缚三道,使侧方移位之骨折端逐渐复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