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干燥、暗晦如煮熟猪肝色。为津气俱竭,属危重凶险之候(见《望诊遵经》)。
【介绍】:见吴有性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山枝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青酒缸之别名。②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球兰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《幼幼新书》引杜光庭《指迷赋》儿生“百日名奶腥”。另有“四岁曰奶腥”,参见小方脉科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五藏生成篇》。又名烦心。指心中烦热郁闷之状。烦多属热,亦有因于寒者。可见于外感、内伤多种病症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无大热,口燥渴,心烦,背微恶寒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。”
病名。指疔疮之一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又名发指。即手中指头或不拘何指指头结毒、焮赤肿痛者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书名。旧题清·喻嘉言选辑,王兆杏录。4卷。刊于1838年。作者选录《本草纲目》中的附方,予以分类编辑而成。卷1合药分剂法则、服药、宜忌及通治方;卷2~4分为头病、目病、面病、鼻病等92种病证的单验方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天仙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咳嗽而声音嘶哑者。因邪郁于肺,肺气闭塞,或肺脏虚损所致。《类证治裁·咳嗽》卷二:“哑嗽。气促满闷失音,通声煎;肺实痰壅,宜杏、桔、蒌、橘、贝、枳、竹叶之属;肺虚喉燥,宜生脉散加玉竹、款冬花、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