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消肌

消肌

病证名。为小儿消渴之一。即消中。宋·黎民寿《简易方》:“若热蓄于中,脾虚受之,伏阳蒸内,消谷善饥,食欲倍常,不生肌肉,好饮冷水,小便频数,色白如泔,味甜如蜜,名曰消中,又曰脾消,属于中焦,病在水谷之海也。”《幼科铁镜》:“消肌、脾火动而消中,中消于脾,移热于胃,喜多食,食无足时,小便色黄,名曰中消。”治宜养胃存津。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劳碌喉风

    病名。又名辛劳喉风。《喉科指掌》卷四:“此症肝肾两虚,发于关内,满喉少有红点,根白不肿,常有血腥气,劳碌即发。”治宜滋养肝肾。可选用六味地黄汤、左归饮等加减;或清咽散加盐水炒元参、知母、生地、丹皮、木

  • 中西医学入门

    见汇通医经精义条。

  • 骨断

    病名。出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。与骨折同。详见该条。

  • 地运

    运气术语。指在泉之气的运行。《素问·刺法论》:“柔不附刚,亦名失守,即地运皆虚。”

  • 太医局

    宋代医事机构,属太常寺,源于唐太医署,下分九科专管培养学生。其中大方脉120人,风科80人,小方脉20人,眼科20人,疮肿兼折疡20人,产科10人,口齿兼咽喉科10人,针灸科10人,金镞兼书禁科10人

  • 天膏药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千金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华佗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学简编》。即夹脊穴,见该条。

  • 摩目

    自我推拿方法名,即熨目。《诸病源候论·目茫茫候》:“以热指摩目二七,令人目不瞑。”

  • 得道丸

    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即黍米寸金丹,见该条。

  • 睑胞

    解剖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眼睑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