涩肠固脱
同涩肠止泻。详该条。
同涩肠止泻。详该条。
出《蜀本草》。为辛夷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行的气化。五行之间,相反相成,不断变化发展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五化宣平。”指生、长、化、收、藏五个生化阶段。
证名。指口唇上反的症象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,人中满则唇反,唇反者肉先死。”可见于危重病证,为脾气将绝的败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主管官员,始设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,官阶为从六品。
五脏正常脉象之一。指脉来沉而滑利之象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平肾脉来,喘喘累累如钩,按之而坚。”
小儿的生长发育。《千金要方·序例第一》谓小儿“生后六十日,瞳子成,能咳笑,应和人。百日任脉成,能自反复。百八十日尻骨成,能独坐。二百一十日掌骨成,能匍匐。三百日膑骨成,能独立。三百六十日膝骨成,能行。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脾疳。见该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罗裙带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清·陈杰辑。参见回生集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铜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