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官职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六。即客忤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吏,兼懂医术。清河东武城(今北京市境内)人。
病证名。见佚名《男妇小儿眼科七十二症》。多因脾经湿滞所致。症见两睑赤烂,时痒流泪。治宜祛风清热除湿等法。
即炼丹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一名《华佗外科十法》,1卷。清·程国彭撰于1732年。此书将外科治疗归纳为内消、艾灸、神火照、刀针砭石、围药、开口除脓、收口、服药、五善七恶救援、将息等10种治法,兼述外科证治及经验用药,列证7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正五品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冲门,见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枫荷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喉科杓指》卷四:“此症乃痰火流行,凝注舌下,结成泡肿,绵软石硬,有妨言语,作痛不安……下刀刺破流出黄痰,若蛋清稠粘难愈,须捺净,吹冰硼散,内服加味二陈汤。”参见痰包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