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溺茎

溺茎

阴茎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滴珠

    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滴水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①读(nèi)。里面。与外相对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阳虚则外寒,阴虚则内热。”②音那(nà)。古同纳。①受纳、纳入。《灵枢·营气》:“营气之道,内谷为宝。”②进针、下针。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:“以息方

  • 蛇沿毒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七。即脚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伏气温病

    病名。指感受外邪后,蕴伏于里,或因平素内热,复为新邪诱发的一类温病。大多初起即以里热为主,与新感温病初起有表证者不同。伏气源出于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中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”一语。《温热经纬》卷二有《

  • 蟾蜍草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蒲颓叶

    出《中藏经》。为胡颓子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玄驹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蚂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肾阳虚

    因素体阳虚或久病不愈,亏损过度,老年体弱所致。症见形寒肢冷,精神不振,气短而喘,腰膝痠软,阳萎,滑精,夜多小便,舌淡胖,苔白厚,脉沉迟,两尺脉弱。治宜补肾阳。

  • 放点

    见《救偏琐言·放点证治准》。即痘疮见形。详该条。

  • 足阳明

    十二经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阳明胃经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