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幼科全书》。即胎疸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即三十六丁。见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。即妙香散,见该条。
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即泽兰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鼻中有痒感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鼻痒,乃热则生风故也。宜防风通圣散加白附子、僵蚕之类。”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又名肾俞发、腰疽、连肾发。指有头疽生于腰部肾俞穴(第二、三腰椎棘突之间,脊柱旁三寸)处,患者手由下可搭着者。证治见有头疽。
参见痘科类编释意条。
见内经类编条。
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二。疔疮的兼证。疔疮发生走黄,沿经络寻找,可见一根芒刺直竖,即是疔苗,在此针刺出恶血,再艾灸,可宣余毒。
即火针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病在骨,焠针、药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