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别名前关、当阳。本穴位置原载:“在外眥五分是。”《圣济总录》:“眼小眥后一寸。”《奇效良方》:“在眉后陷中,太阳紫脉上。”今多据《圣济总录》结合《奇效良方》等,定位于外眼
出《诗经》。为大巢菜之古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。即蛔虫。详蛔虫病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铁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脐漏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不著撰人。1卷。已佚。
见福建《民间实用草药》。为麻秸之别名,详该条。
标本是个相对的概念,也是一种主次的关系。①凡病因与症状,先病与后病,正气与邪气,病在内与病在外等,都有标本的关系。从人体与致病因素来说,人体的正气是本,致病的邪气是标;以疾病的本身来说,病因是本,症状
病名。①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又名中发疽、壅肾疮、脐上疽。指生于脐上二寸的腹皮痈,由心火积盛,流入肾经所致。其证高肿焮痛,速溃脓者为顺,宜疮科流气饮,仙方活命饮治之;脓稀七恶证见者为逆,宜补托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