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引的一类。以跪坐为主要姿势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《导引图》中,记有“坐引八维”一势。
见宋若昂《胎产珍庆集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白鱼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足软弱无力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脚软,筋痛者,大补阴丸,去地黄,加白芍、知母、甘草,倍牛膝。”《古今医案按·痿》:“两脚软弱无力,不能起者,……淫热成痿,正合东垣清燥汤例,但药力差缓,难图速效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天台(今浙江天台)人。撰《药书》10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撰有《赵赞本草经》一卷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即刺三甲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苓友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先业儒,后改业医,曾对张仲景《伤寒论》一书加以注释,撰有《伤寒论辨证广注》(1680年刊行)一书,另有《痘疹广金镜录》、《养生君主编》等。
①针刺手法名。《灵枢·五乱》:“徐入徐出,谓之导气。”指进针后,徐缓入针,得气后再徐缓出针的方法。②即行气法,见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四叶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