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玉翳遮睛

玉翳遮睛

病证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玉翳浮满玉翳浮瞒玉翳浮睛。起病多因肝经风热,病久反复者,又属肝肾不足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初则红肿赤脉穿睛,渐渐生白翳膜,初起时如碎米,久则成片,遮瞒乌睛,凝结如玉色,名曰玉翳遮睛。”治法:赤痛羞明,风热尚甚者,宜祛风清热,可用明目菊花散加减;病久红赤不甚,肝肾亏虚者,宜滋养肝肾,明目退翳,用通明补肾丸。无赤痛羞明,仅存白玉色翳障遮满黑睛者,类今之角膜白斑,药难奏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川参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苦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商曲

    经穴名。代号KI1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高曲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上2寸,旁开0.5寸处(《类经图翼》)。另说在脐上1寸,旁开0.5寸(《针灸甲乙经》);脐上1寸,旁开1

  • 无头藤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无根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秦子通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安徽怀远人。继承家学。曾任太医院提举。

  • 高期

    【介绍】:西汉时医家。和王禹同为济北王的太医令,曾向淳于意学习医术。

  • 痰湿月经过少

    病证名。多因素体肥胖,躯脂过盛,或嗜食厚味,痰湿内生,躯脂湿痰壅阻经隧,以致冲任血行涩滞。症见月经过少,色淡质稀,或兼见白带量多,面色白,头晕心悸,下肢轻度浮肿等。治宜健脾燥湿化痰。方用苍附导痰丸,或

  • 滋阴润燥

    即养阴润燥。详该条。

  • 气色门户

    出《望诊遵经》。气色,指五脏的精气及反映于面部色泽;门户,指五脏在面部分属部位。五脏各有主色和分部,前人根据五行相生相尅的理论,从面部一定部位的色泽变化,以推测五脏的病变及预后。这种诊法,须四诊合参,

  • 肉皂角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肥皂荚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肫疽

    病名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“肫疽,肿高而硬。俗言此疽坚无脓,殊不知其因成脓在内,一时不能出皮肤,须用内托发出,方可用针刺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