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继病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经期从口鼻中出血。《竹林女科证治》:“经不往下行而从口鼻中出,名曰逆经,此由过食椒姜多热之物,热伤其血,血乱上行。宜服***地黄汤。”参见逆经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马钱子之商品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石室秘录》。即鼻祟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二。指咳嗽气喘,喉中有哮鸣声者。方用紫金丹。考紫金丹药性峻烈,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,以防中毒。参见冷哮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右陶。槜李(今浙江嘉兴县西南)人。因见当时痧胀等疾疫流行,而疗法不多,乃根据儿科诊治痧疹之理,采集前人有关经验,撰成《痧胀玉衡》一书(1675年刊行),论述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肉苁蓉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即外治法。详该条。②同外取。详该条。
系指耳轮之垂下处。即耳垂。
金代太医院医官职称,系协助该院正奉上太医工作之副职。参见太医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