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甜瓜茎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风门。见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巴豆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战国时医家。详见子阳条。
病名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胸,名曰井疽。”又名胸发、穿心冷瘘、慢心锐毒、心漏、穿心毒、井泉疽、穿心疔。为痈疽生于胸部鸠尾穴(脐上七寸、剑突下半寸)、中庭穴(膻中穴下一点六寸)或两者之间。多为心经火毒
【介绍】:见杨介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金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翰条。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七:“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皰,头如米大,亦如谷大,白色者是。”类似囊肿性痤疮。
类中风病证之一。喜则气缓。因暴喜伤阳,心神涣散,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