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又名大热。见《幼幼新书》。极热临床见于伤寒发热,脚气毒遍内外,烦热口疮、狂叫等证。《千金翼》以七水凌主大热。参见七水凌条。
病证名。指疫喉病人复因郁火内结所致之便闭证。治宜疏下。参见疫喉有关各条。
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小龙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《新广药对》3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懋良,号静山。海盐(今浙江海盐)人。精于医理。著有《伤寒家秘心法》、《小儿正蒙》、《药性辨疑》等书,皆佚。
①热邪。六淫中与火同一属性的致病因素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其在天为热,在地为火,……其性为暑。”②热证。辨证的八纲之一,各种原因引致阳气亢盛的病证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盛则热。”③治疗方法
病名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脾脉急甚为瘈疭,微急为膈中,食饮入而还出。”即噎膈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邹澍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勇疽。见该条。
七怪脉之一。脉象急数,节律不调,止而复作,如雀啄食之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