痘疹全婴金镜录真本
参见痘疹金镜录条。
参见痘疹金镜录条。
偏产的一种。员从云《产科一得》:“临产儿头偏抵左旁也”。相当于左枕横位。参见偏产条。
推拿的古称。出《说苑》。《苍颉篇》:“矫,正也。”《易·说卦传》宋衷注:“曲者更直为矫,直者更曲为揉。”一说矫通挢,是举的意思。
指妊娠中期或晚期出现胎忽乱动,腹痛等症状。但脉象无分娩症候者。①《女科经络》卷五:“有一月前。忽然腹痛。如欲便生。名曰试胎。非当产也。”②唐桐园《大生要旨》二卷:“受胎六、七个月或八、九个月,胎忽乱动
在金针拨障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医结合的白内障手术方法。其拨障手术与金针拨障术大体相同,但因用特制器械将拨下的晶状体从切口套出,就避免了由于脱落的晶状体存积于眼内可能引起的后患。
【生卒】:1902~1981【介绍】:字蔚春。江苏吴江人。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,并曾受丁甘仁指教,后回故里震泽镇悬壶。1931年任上海中医学校校教务长。1955年后任上海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、教授
指小儿夜啼四种不同的症候。①指寒、热、重舌口疮、客忤(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)。②指惊啼、热烦啼、腹痛啼、神不安啼(《片玉心书》)。③指热夜啼、寒疝夜啼、触邪夜啼、心烦夜啼(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)。④
喉科外治法之一。在祖国医学中的吹喉药常以清热解毒,去腐生肌,消肿止痛,润肺利咽之药所组成。共为极细末,吹于咽喉患处,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。常用之吹喉药有冰硼散、清咽利喉散、锡类散等。
病名,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,又名痘癞。多因痧、痘后,余毒未尽,留热肌肤,复感风邪而成。初起丘疹瘙痒,渐延成片,破流脂水并结痂。治宜解毒利湿,疏风止痒,内服消风散化裁。外撒渗湿救苦散,或外搽麦饯散,疮面干
【介绍】:见何世仁条。
书名。汪昂撰。又《章氏重订补注汤头歌括》,4卷。章纳川编集。初刊于1913年。卷1汤头钱数,主要是章氏所撰有关用药分量的若干文章;卷2为汪昂的《汤头歌诀》,由章氏予以补注;卷3为章氏所编《新加温病汤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