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体内阴阳失调,下寒格拒上热。如虚寒久痢,误用寒凉,出现食入即吐的症状。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,本自寒下,医复吐下之,寒格,更逆吐下,若食入口即吐。”②同阴盛格阳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熊运英条。
【介绍】:赤松德赞执政(公元754~797)时期,应聘入藏的汉族医生马哈金达、哈密医生占巴西拉哈和印度医生达马拉扎三人,曾被誉为“三神医”。他们为藏族培养了大批藏医人材,对藏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。
经穴名。代号BL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2.5寸,再旁开1.5寸处(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)。另说在头正中线入前发际3寸,再旁开1.5寸(《针灸甲乙经》);或在头正中线
《素问》注本。清·姚止庵撰。9卷。成书于1669年。书名取《易》“天地节而四时成”之义,而“损有余,补不足,以归于中正之节”。删节《素问》原文,参考唐·王冰注、宋·林亿等校正,明·马莳、张介宾等诸家之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。字文君。清河东武城(今北京市境内)人。擅长针灸。
病证名。指长期呕吐、腹泄不止,引起脾虚而致的慢惊风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久泻不止,津液消耗,脾胃倒败,下之谷亡,必成慢惊,所谓脾虚则吐泻生风是也。”临床可见于中毒性消化不良的酸中毒病者。治以益胃养津为主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扁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种福》卷四:“此证遍冰冷,足硬如木马,故俗名木马证,此体厥也,六脉皆无,此脉厥也。两目瞪视露睛……为风火所闭无疑,牙关紧闭,不见内证,难以措手,宜以开关各方,先开其关,服防风通圣散,以防
见《云南中医验方》。为青羊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