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氏内经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已佚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已佚。
书名。不分卷。清·温载之撰。刊于1886年。作者认为在较有影响的温病专著中,《温病条辨》头绪纷繁;《温热经纬》辞义深奥,不易为读者所掌握。遂参阅诸家学说,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本书。书中阐述温病证治。介
疝之别名。出《奇效良方》卷四十七。详疝条。
舌色呈深红。是温病热邪传入营分的舌象。《温热论》:“其热传营,舌色必绛。绛,深红色也。”初起绛色而有黄白苔,是邪在气分,未尽入营。全舌鲜绛,是心包络受病。绛而中心干,是胃火伤津。舌尖独绛,是心火盛。舌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。即落痔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赵道震条。
【介绍】:见马莳条。
①指针刺时,将针体横卧进针。《难经·七十一难》:“针阳者,卧针而刺之。”②指留针。《针灸大全·梓歧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》:“进气之诀,……刺九分,行九补,卧针五七吸。”
证名。出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篇》。指胁肋部撑持胀痛。参见胁肋胀痛条。
见清·叶小峰《本草再新》。为南瓜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长期寒热发作之疟。《景岳全书·疟疾》:“古法云:以清脾饮治秋时正疟,随证加减大效。”参见疟疾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