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通草
出《药性切用》。为通草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出《药性切用》。为通草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三间,见该条。
①《奇效良方》卷三十一方。生姜(用盐二两淹一宿,炒过,入陈曲末一两,同炒干)半斤,陈皮、半夏(为末,生姜汁同捣作饼,晒干)、草豆蔻(不去皮)各一两,丁香一分,炙甘草二两。为粗末,每服二钱,加茶点服。功
见诊家直诀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眼弦,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白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经疏》。为大腹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气功学专著。明·袁黄编撰。此书系根据佛宗天台宗《小止观》与《六妙法门》写成。其间结合了作者本人先后从云谷大师、妙峰法师请教及自己的实践经验。全书分辨志、预行、修证、调息、遣欲、广爱6篇,对修习止观者,
古病名。亦称悬水。指先从头面渐及下肢的水肿。《华氏中藏经·论水肿脉证生死候》:“玄水者,其根起于胆,其状先从头面起,肿而至足者,是也。”可兼见头眩痛,身虚热,大小便涩少等。治用中军候黑丸,葶苈散等方。
见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照山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荸荠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