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薛己条。
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三方。生地黄、赤芍药、川芎、当归、防风各半两,黄芩一钱半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治血热生疮,遍身肿痒。
①淫浊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出白。”指小便出白色的浊液,又称白淫。②白带。《本草纲目》马齿苋条:“服之长年不白,治痈疮,杀诸虫。”③肺和秋金之气的代名词。如方剂的泻白散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白
灸法术语。指用麦粒大小的艾柱施灸,故名。一般作直接灸用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哕,灸承浆七壮,炷如麦大。”
病名。出《肘后方》卷四。即内伤,详该条。
指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对病机的十九条论述。前人从实践中把某些类同的证候,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脏的范围内,作为辨证求因的依据,列为十九条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愿闻病机何如?……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;诸
推拿手法名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用手进行抚摩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又名韩信草、耳挖草、金茶匙、大力草、大叶半枝莲、顺经草、调羹草。为唇形科植物向天盏Scutellaria indica L.的全草。分布我国中部、东南部至西南各地。辛、微苦,平。清热
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法罗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